高中记叙文

时间:2024-06-17 11:28:24
高中记叙文15篇

高中记叙文15篇

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记叙文,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和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记叙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记叙文1

“呼――!“可恶的风已把那扇薄薄的教室门吹开几次了。正在讲课的老师走过去,耐心地关上了它。

我心里暗暗感激:“总算有人关心我们坐在第一排的人的寒暖了。”

“咣当!”门又一次经不住风的怂恿被吹开。“讨厌!”我心里暗暗叫苦,“又得被风吹得头昏脑涨,浑身发抖了,怎么听课啊!”

如此反反复复,门被关了又开,开了又关……终于,老师也不耐烦了。我多想用千斤的水泥袋顶住那可恶的门,但我不能。我做在一个任风摆布却无法伸手把门关上的地方。

罢!罢!罢!

中午吃过饭后,我来到教室写作业。人很少,我也不必顾及所谓“淑女形象”,带着上午一肚子的火气大摇大摆地走过去,重手重脚地关上被我恨之入骨的门。

爱护公物?我感到一丝羞愧。门,其实也是无辜的,只是因为它老了,经不住风的恶意推搡,一次一次无奈地被它掀开。门把手上已被我们贴了一层一层厚厚的纸,用胶布粘了上去,可贴上去的纸一天比一天厚,门却照开不误。

罢了,我不再有所谓的耐心去重复无效的动作,我也不必折磨一扇可怜的门了。我最后一次不抱希望地关上教室门,无精打采地回到座位上。

我还没有坐稳,意料中的事发生了,门又一次被吹开,重重地摔在墙上。我轻叹一口气,无动于衷。

这时,教室里的另一位同学拿了一张草稿纸走到门口。这么薄?我轻蔑地瞟了瞟他手中的纸,厚度不及门边以贴上去的那叠纸的十分之一。

出乎我的意料,他把纸夹在了另一个地方。我等着门的又一次打开,低头钻进了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中。

咦?怎么门还是纹丝不动?不被风吹着,我反倒不习惯了。可是风依旧呼啸着,不可能是风停了的缘故。也许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问题就解决了。一个地方夹纸不行,为什么不换一个地方呢?我静下心来,专心地做起了题。

突然,风又吹开了门。我心里微微荡起一丝涟漪,又投入学习。良久,我发现,风也没有那么冷了,同学们的谈论声也不足以影响我了,原先无从下手的题也被一一迎刃而解了。

原来,心态调整好了,浮躁的心门自然会被关上。

高中记叙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总能勾起人们对岁月的感怀,对时间飞逝的感慨。童年记忆中的年味,总是那么的浓郁,让人久久不能忘。

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我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跨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在农村真正能感受到浓浓年味的还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年货就是从这一天起开始采购的。到了赶大集的日子,人们都欢天喜地地忙碌起来,集市上人山人海,年货琳琅满目,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人们一趟趟地往家搬东西,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小时候家里不富裕,所以买年货这天也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妈妈会大方地拿出一部分年货给我吃。糖块是孩子的最爱,每次我都会偷偷多拿两块,虽然只是硬硬的水果糖,但吃起来无比香甜,回味无穷。

接下来几天人们就开始忙着炒瓜子,炒花生,杀鸡宰鹅迎接新年。一转眼就到了除夕,这一天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贴福字、贴春联,妈妈做完早饭就开始熬浆糊,贴福字和春联这件事情都是我和爸爸来做的,虽然冬天很冷,我的小手冻得红红的,但是内心却充满了喜悦。一张张大红福字,预示着“福来到”,对联和年画无不透着吉祥与喜庆。

在我记忆的深处,糖醋水和冻梨是让我最回味的两样美食。每年除夕夜,妈妈都会冲上两碗糖醋水,化上几个冻梨,我们一边看春晚一边享用,一碗糖醋水下肚,酸酸甜甜满满幸福的味道;冻梨要放在水里解冻之后才能吃,在梨表面结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冰,用手指轻碰冰壳,冰就碎了。咬破梨皮,吸着梨汁,好像舔食蜜糖一样,梨肉酸甜软糯,非常好吃,梨水顺着嘴角滴到衣服上,我也顾不上擦。

第二天一大早,那鞭炮声就此起彼伏,浓浓的年味,在此刻已被渲染到极致了。吃完早饭我就穿上新衣服去给长辈和邻居们拜年,跟着大人们走东家,串西家,既能吃着糖块瓜子,又能收到压岁钱,这可是一年中最让人舒心惬意的时刻。

儿时的年味,在我心里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年年翻阅,年年温馨。感恩父母,让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新年,让浓浓的年味永存心间……

高中记叙文3

在这篇文章里他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通过对比烘托,把自己对北国春风别样的体会和哲思,抒写的淋漓尽致。

为我们描绘了北国春风的粗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的特点,歌颂了它的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写出了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林斤澜是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很强的作家。他对社会、对世界有话可讲,感情强烈。

这种强烈的感情不是在面表上作愤世嫉恶地叫喊,而是隐藏在艺术的深处。世象混沌,世间污浊,世人多舛,或者困惑,或者警觉,或者惊愕,或者悚惧,都是给世人或后人的长远钟声。他采用的不是诉苦、愤悱和怨谤的方式,他不动声色,所多是在艺术中把“血淋淋”撕给人看,叫人感叹。“三寸鸣鼓,八方搞怪。”手挥五弦,前无古人。惨淡,痛楚,混沌,隐晦,雾气满天,与古今作家迥然不同。以小说的个性境界论,以小说杰作的篇数论,林斤澜是中国风格独特的短篇小说大师。

高中记叙文4

他和那片天空永远无缘,甚至他看不到。

他是个盲人,先天性的盲人,父母亲为他找了很多家医院,可他的眼睛还是毫无起色,他的父母也就认了。不过他们并不准备生二胎。

“小康!妈妈告诉你个好消息。”母亲捏着病床上小康的手,小康眼睛无神的睁着,空洞洞的。“什么好消息?”小康问道,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母亲轻轻摸着他的脑袋,“有人为你捐了角膜,你可以做手术啦!”她的语气很沉缓。

“真的!”小康从床上蹦起来,跳了老高,母亲看着小康从未有过的开心也不忍心打扰他,看来她的选择没有错。“妈妈,那个人是谁?你能告诉我吗?”小康忽然安静下来,不过他的脸上仍旧有激动的情绪。

“以后你就知道了。”母亲深情的望着他,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纠结。忽然,她像是想起什么,“小康,你的眼睛如果好了,你会做什么?”“我嘛。”小康露出思考的表情,过了一会儿他的表情变得丰富起来,“妈妈!我会先看看你和爸爸的容貌,再看窗外那片天空,我始终不知道·天空是什么颜色的,他们说,天空是蔚蓝的……”小康叽叽喳喳说了许多。母亲觉得,这孩子今天说的话比他这半辈子还要多。

很快,手术开始了。手术室外,父亲踱着步子走来走去,显得焦躁不安。很快,手术室的门打开了,一个白大褂摘下了口罩,笑着说:“您妻子和您儿子的眼角膜移植手术很成功。您的儿子他能 ……此处隐藏6480个字……。后面的就别说了,又被骂了一顿……

哎!人家的家庭幸福着呢,而我的家庭呢,烦恼着呢!如果我们家像《家有儿女》里的家庭那样,那不知该有多好……

高中记叙文13

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而父爱的力量则令人在冷峻的背后看到另一种爱。

去年夏天,爸爸陪我去练自行车。爸爸把我扔到公园里就随便张椅子坐下,看起报纸来了。我嘟囔道:“早知道就叫妈妈来了。”平时都是妈妈在后面推着我,现在少了妈妈的帮助我该怎么办骑啊!我不情愿地骑上了自行车,可那自行车,可那自行车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我的脚刚离开了地面车子就跳起“摇摆舞”来。“啪”的一声,我摔了个“啃嘴泥”,脚摔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我疼得哇哇大叫,而爸爸却当做什么也没发生似的,仍翘着二郎腿在那看报纸。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想:“俗话说虎毒不食子,您是老虎他爹啊!”我休息一下,又爬起了起来,继续练习。“啪”“啪”“啪”……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摔倒,我虽然能骑出几米,但也伤痕累累了,我往爸爸那瞧了一眼,爸爸仍哼着小曲,翘着二郎腿在那看报纸,我心想:“我要不是学不会骑自行车,我就……”我愤怒地骑着自行车,一步……两步……三步……“Yes,终于成功了”我欢呼着,没想到这次居然成功了!我骑了一圈又一圈,我终于学会了!我自豪地看了一眼爸爸他仍然无动于衷……

回家的路上,爸爸没拿那份没看完的报纸,我又折回去拿。我找到了那份报纸,没想到他却出奇的皱,我心想:“爸爸平时嗜书如命,怎么今天……”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爸爸一直在看着我……

这时,爸爸来了,说道:“拿份报纸都拿那么久……报纸呢?”“没有……没有找到……”我迅速地藏起报纸。爸爸信以为真,无所谓的走了。

我珍藏起那张满是皱折的报纸,因为它身上的每一个抓痕都是一份无私而深沉的爱。

高中记叙文14

很小的时候住在乡下,那时的房子与现在大不一样。有门槛,门上并没有锁,但门后有木头做的门楦。门前并且还总会贴着两张乏黄的门神。一个日一个月。虽然我那时还小,但日月两字还是认得。

门神看起来总是一副可怕的样子,瞪着眼。恶恨恨的看着你,以至于有时候我并不敢看他的眼睛。还有那可怕的摸样,但我家门前的那两张门神总似乎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越不敢看就越想看。因为妈说门神可以将妖魔鬼怪通通挡在家门的外面,不让它们近来,厉害的很。那时的我就一直开始对门神好奇了。有时候看着看着一直到脖子都僵住了。后来妈看着我都把脖子弄僵了,就笑着说门神不能看,看多了他就会发怒弄僵你的脖子。那时小,妈妈的说的我一直都记在心里,以后再也不敢去看门神了,以至以后都慢慢的忘却了家门口的那两张门神。

后来家里从乡下搬到了镇上,几乎是看不到门神这东西了。毕竟它们也许只能活在过去或者乡下!长大了以后也不再相信妈妈的话,年间经过卖对联的小店,偶然间发现了门神。还是那种可怕的样子,没有变。寂寞的挂在墙上。

有妖魔鬼怪的时候就把他供在家里,不兴这个了,它们也就只能孤单的挂在墙上。人,哪里不是利用。连门神这小小的一张纸都是,有谁才是真正的崇拜?

评语:这篇记叙文叙述了作者小时候对自己家贴的门神的认识,通过妈妈的话让作者对门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时世变迁,现代的门神“只能孤单的挂在墙上”,作者通过自己所见到的,抒发了心底的感慨,信仰与利用,这是对人性的思考,最后有画龙点睛之妙。

高中记叙文15

太婆病了,被爷爷和姑婆他们送到了医院,刚刚带我到义乌妈妈那里度周末的爸爸也赶紧带着我和妈妈回去。在医院里,从一直负责照顾太婆的三姑婆的叙说中我才知道,太婆在送进医院挂上吊瓶之前已经处于昏迷状态。让我高兴的是,当我们从义乌赶回并到达医院时,太婆已经能睁开眼睛,并且喊疼了。虽然我不乐意吊瓶里的药让太婆疼痛,但对她的喊疼大家都非常兴奋,爷爷和姑婆他们几乎都说着同一句话:“药对妈妈来说就是灵!”是的,很少生病的太婆,只在三四年前发烧住过一次院,平时是连药都很少用的,我们都觉得这回也只要挂点葡萄糖之类的就很快会好起来的。

值班医生说:“你们家人商量一下,要不让老人家住几天?”我爸爸毫不犹豫地说:“有什么好商量的,住就是了。”当时我有些奇怪,怎么要不要住院还要家人商量呢,这不是医生定的事情吗?后来问了妈妈才明白,并非所有的人都像我的长辈们一样,有些人对生病的老人并没有太在意,家里一旦有老人生病,往往一大家子人坐起来商量,其实说来说去都是为那点钱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却将病中老人丢在一边。

太婆好像很争气,住院的第二天早上,她就开始吃东西了,在医院陪护的爸爸高兴地打电话告诉妈妈,告诉姑妈,告诉爷爷……告诉一切他想告诉的人。可是,事情并没有完全按照大家想的那样发展,中午、晚上,甚至到第三天早上,太婆的胃仿佛又被关上了门似的,大家都担心得不得了。

医生开出了各种检查的单子,在爸妈的对话中,我得知,太婆只说肚子有点胀,没有其他不舒服。爸爸很希望快点找到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这样,太婆就又能恢复往日健健康康的样子了。在做了一个CT后,医生说太婆的胆囊肿大,有可能是胆囊炎,需要第二天空腹做B超进一步检查。

面对着似乎越来越没有力气,状况越来越糟的太婆,大家只能干着急,医生每天也只是给太婆挂些氨基酸之类的营养液。那天放学,我到医院,听爸爸正在和姑妈说:“姐,在我看来,应该是胆囊炎,你看奶奶,她没有别的不舒服,而且除了不想吃东西,神智又清醒。”姑妈说:“是啊,如果是胆囊炎就好办了。希望是胆囊炎,这样明天就能对症下药,奶奶很快就会好了。”从小到大,我还真没见过希望自己亲人得什么病的,但是,我却非常理解爸爸和姑妈,他们很爱太婆,所以才希望她只是得普通的胆囊炎啊!看着他们,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爸爸和姑妈给太婆剥好皮往她嘴里塞水果的画面。

护士来给太婆拔吊针后,爸爸跟出去问:“我奶奶这样不吃东西,暂时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没关系的,每天不是都挂营养液了吗?其实这种年龄大的老人很难说的啦,像我老公的外公,因为八十八岁了,前段时间住进来,没几天就像睡觉似的,走了。”听着这样的话,我看到爸爸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转身走回病房,气愤愤地说:“奶奶身体一直很好,她得的一定是硬病(很快就能好的病)。”姑姑也点头表示赞同。

太婆今年九十九岁,也许,在很多人看来,她已经够长寿了。可是,对我们家人来说,又怎么会够呢?爸爸那天说出了一句在我看来就是经典的话:“年纪大怎么了?年纪大就可以不用好好治疗了吗?”是啊,年老不应该成为理由。

尽管检查结果并没有如爸爸和姑姑所愿,尽管到现在也没有确诊太婆的身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折腾了十来天后,太婆只好出院,但大家并没有放弃。太婆的四个女儿也就是我的姑婆们暂时丢开了自己的家,天天守着太婆,小爷爷和小奶奶和我那七十九岁的爷爷奶奶也如往常一样悉心照料,外孙和外孙女们也不间断地来探望,三姑婆的二儿子还主动担起大厨的重任……

也许是大家的坚持感动了太婆,也许是大家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争气的太婆居然在病后的第十一天开始又能吃饭了。

我觉得,在我们家,太婆是个宝,被大家又敬又爱的宝。

《高中记叙文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